融安概覽
自然環境
【地理環境】 地理位置 融安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,柳州市西北部。地處東經109°12′52″~109°46′43″,北緯24°45′31″~25°34′39″。東面和北面與永福、三江、龍勝、臨桂等縣(區)接壤,西面和南面與融水、柳城、鹿寨等縣毗鄰,行政區域面積2900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 地形似腿狀,南北走向長89千米,東西寬44.5千米;地勢東北高西南低,東北部屬中山、低山及丘陵地區;東南部為巖溶峰林洼地和巖溶峰叢谷地;西南部多為巖溶孤峰平原;西北部為融江河谷小平原。地質構造分為褶皺和斷層兩個部分;地貌大致可分為中低山陡坡地貌、低山緩坡地貌、巖溶峰叢地貌、沉積平原地貌等類型。邊界處多為高山險嶺,由北部板欖鎮仙人塘山開始,按順時針方向圍繞依次為仙人塘山-雄雞山-布龍界-貓頭頂-雨花山-翁古頂-從白山-廣福頂-三陽頂-九峰山-大木界-七星頂-香爐嶺-老山-獅子嶺-黑石界-十二瓣山-波有嶺-九頭山-北寨大山-觀音山-狀元山-紅巖山-東嶺-大壺嶺-牛欄山嶺-古邦嶺。其中東北部雨花山-翁古頂-廣福頂一線是融安縣、龍勝各族自治縣分界線;東部三陽頂-九峰山一線是融安縣、臨桂縣分界線,龍貢嶺-七星頂-香爐嶺-獅子嶺-黑石界-十二瓣山-波有山一線是融安縣、永??h分界線;南部九頭山-北寨大山-觀音山-狀元山一線是融安縣與鹿寨、柳城兩縣的分界線;西部紅巖山-東嶺-大壺嶺-古邦嶺一線是融安縣、融水苗族自治縣分界線;西北部仙人塘山-雄雞山-布龍界-貓頭頂一線是融安縣、三江侗族自治縣分界線。
氣 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太陽輻射強,氣候溫暖,雨量充沛,冬短夏長,雨熱同季,氣候資源豐富。低溫冷害、干旱、洪澇、大風、冰雹、雷電等災害局部地區時有發生。2017年,年降水量2357.0毫米,年最大蒸發量6.6毫米,年最小蒸發量0.0毫米,年平均相對濕度76%,一日最大降雨量在8月14日,262.1毫米。年最高8時氣溫29.0℃,年最低8時氣溫2.5℃,年平均8時氣溫18.0℃,年平均氣溫19.7℃,極端最高氣溫在8月22日,38.5℃,極端最低氣溫在12月21日,0.2℃。年日照時數1351.8小時,年日照百分率33%;年蒸發量857.4毫米,最大風速日在10月15日,18.2米/秒。
水 文 有江河93條,其中主要河流20條,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千米的10條,流域面積50~100平方千米的10條,50平方千米以下、10平方千米以上的73條。河流多發源于境內,總長1184.9千米,集雨面積2796平方千米。有長安(國家重要水文站)、富樂(國家基本水文站)2個水文站,板欖、雅瑤、大將、潭頭、西牛、泗香6個中小河流水文(位)站;有基本雨量站及中小河流雨量站39個,水情報汛水文站2個。汛期為4月至9月份。融江是境內第一大河流,發源于貴州省獨山縣西南上里臘村浪干屯,自西北往東南流經貴州省獨山縣、榕江縣、從江縣及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后,進入融安縣,集水面積自融安縣長安水文站斷面以上21530平方千米,河長454千米,平均坡降0.17‰。長安站多年平均流量615立方米每秒,多年平均降水量1920毫米,歷年實測最大含沙量5.47千克每立方米,多年平均徑流量6.872億立方米。浪溪河發源于融安縣板欖鎮東嶺村田東屯東南2千米,干流長100千米,平均坡降1.99‰,是境內最長河流,集水面積623平方千米,年平均流量25.6立方米每秒,多年平均降水量1830毫米,多年平均年徑流量6.872億立方米,年最大流量697立方米每秒,年最小流量2.63立方米每秒。
主要氣候災害 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、洪澇、山體滑坡、大風、冰雹、干旱、低溫、冷害、雷電等。2017年主要自然災害為山體崩塌、暴雨洪澇災害。8月,板欖鎮發生山體崩塌災害1起,壓倒民房1處,死亡3人。年內,遭受特大暴雨襲擊3次,其中6月25日、7月1日和8月14日3次特大暴雨造成縣城內洪水超過警戒線。
【自然資源】 土地資源 土地總面積28.98萬公頃,其中,耕地2.68萬公頃,園地9026.67公頃,林地21.42萬公頃,草地1.93萬公頃,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66.67公頃,交通運輸用地2440公頃,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246.67公頃,其他土地6140公頃。
礦產資源 探明鉛鋅礦、鐵礦、硫鐵礦、銅礦、鎢礦、錫礦、金礦、銻礦、黃鐵礦、磷礦、毒砂、重晶石、毒重石、石英石、白云巖、硅石、石灰巖、石棉、大理石、粘土、河沙等22種礦源,礦點34個,分布在縣境各地。儲量較多有石灰巖、粘土、河沙、鉛鋅礦、鐵礦等礦種。2017年開發利用礦種有鐵礦、鉛鋅礦、硫鐵礦、輝綠巖、方解石、建筑石料用灰巖、磚瓦用頁巖8種礦種;上表礦區10個,其中,開發利用礦區中上表礦區有融安縣泗頂鉛鋅礦礦區、古丹鉛鋅礦區、古當硫鐵礦區、土婁弄硫鐵礦區、上思堯鉛鋅礦區6個礦區。
河流與水資源 水資源和水能源豐富,有江河93條,其中主要河流20條。水域面積5645.3公頃(河流水面3400.92公頃、水庫水面655.4公頃、坑塘水面302.33公頃、溝渠986.58公頃)。河流年均總流量240.1億立方米,汛期(4月至9月)實測最大流量17500立方米每秒,枯水期(秋、冬、春三季)最小流量32.7立方米每秒,年可供利用水量17.3億立方米。水庫42座,其中中型水庫2座、小一型水庫4座、小二型水庫36座,水庫總庫容14039.87萬立方米。水能理論蘊藏量12.4萬千瓦,可開發量11.7萬千瓦,有泗維河、淑姆河、融江河建成的中小電站4處,總裝機容量6.17萬千瓦,年用水總量1.9175億立方米。
林木資源 林地面積23.53萬公頃,占全縣土地總面積82.19%,有林地面積15.82萬公頃(喬木林面積14.57萬公頃,竹林面積1.25萬公頃),灌木林地面積5.56萬公頃,未成林地0.96萬公頃,無立木林地1.13萬公頃,宜林地0.06萬公頃?;盍⒛究傂罘e量1054.7萬立方米,毛竹面積1.032萬公頃,毛竹林立竹量2534.99萬株,森林覆蓋率79.2%,國有西山林場1個?!笆の濉逼陂g森林年采伐限額46.48萬立方米,年產毛竹400萬株以上。
野生動植物資源 融安縣氣候適宜、雨量適中,自然條件優越,適合各種動植物生長,以大坡三鎖為代表的水源涵養林,植物繁多、茂密,植物資源約有500種,珍貴樹種有國家Ⅱ級保護的觀光木、南華木、福建柏等,Ⅲ級保護的穗花杉、任木、銀鵲樹等。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鳥類提供良好生存繁衍環境,三鎖保護區內鳥類達50余種,多屬國家珍貴保護品種,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、白頸長尾雉、蟒,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有紅腹角雉、白鷴、大靈貓、小靈貓、水麝、水鹿、蘇門羚、穿山甲等。其中,黃腹角雉、紅腹角雉為中國特有。
歷史人文
【建置沿革】 漢元鼎五年,縣境屬郁林郡潭中縣。三國(東吳范圍)和兩晉仍為潭中縣。南朝齊撤潭中縣置齊熙縣、齊熙郡,為縣境建制之始。南朝梁在齊熙縣地并設東寧州。隋開皇十八年(598年)改東寧州為融州,改齊熙縣為義熙縣,屬始安郡,大業初撤銷融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復設融州。武德六年(623年)改義熙縣為融水縣,仍為州治,宋、元因之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撤融水縣,屬融州。洪武十年(1337年)降融州為融縣,屬柳州府,清代因之。
民國時期仍為融縣,民國二年(1913年)屬柳江道;民國十九年(1930年)屬柳州民團區;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屬柳州行政監督區;民國二十六年(1937年)屬長安行政監督區,行政公署設在融縣長安鎮;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屬廣西第四行政督察區;民國三十一年(1942年)屬廣西第二行政督察區;民國三十八年(1949年)屬廣西第十五行政督察區,行政公署設在融縣長安鎮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融縣,縣人民政府設在融樂鎮,屬柳州專區(后更名為柳州地區)。1951年7月21日,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樂鎮遷至長安鎮辦公,仍稱融縣。1952年9月2日,廣西省人民政府下文將融縣改為融安縣。2002年12月1日,經國務院批準,柳州地區行政區劃調整,融安縣劃歸柳州市管轄??h人民政府設在長安鎮。
【行政區劃】 2017年,融安縣轄6個鎮、6個鄉,分別是長安鎮、浮石鎮、泗頂鎮、大良鎮、大將鎮、板欖鎮、雅瑤鄉、大坡鄉、沙子鄉、橋板鄉、潭頭鄉、東起鄉。有137個村、10個社區、2041個村民小組。
融安縣鄉鎮、村(社區)情況表
鄉鎮 | 村(社區) | 屯數量 | 備注 |
長安鎮 | 24村:塘寨、保江、江口、尋村、竹子、祥多、銀洞、太平、大坡、泗朗、瑤送、珠玉、安寧、木寨、小洲、河勒、隘面、木樟、大巷、新安、大洲、大樂、和寨、紅衛 5社區:和平、新民、新興、桔東、融江 |
149 |
|
浮石鎮 | 12村:起西、小律、木瓜、橋頭、諫村、六寮、東江、泉頭、長龍、隘口、浮石、鷺鶿洲 1社區:浮石社區 |
133 |
|
泗??頂鎮 | 9村:壽局、上洞、振彩、山貝、馬田、儒南、泗頂、三坡、吉照 1社區:泗頂社區 | 136 |
|
大良鎮 | 12村:湖洞、良北、山口、永安、和南、龍山、新和、古蘭、大良、新寨、楊柳、石門 1社區:大良社區 | 176 | 抗日戰爭革命老區 |
板欖鎮 | 17村:里鳥、山尾、木吉、沙江、官昔、門樓、拉謝、北江、四平、馬步、東嶺、龍納、古龍、蒙村、拉叭、泗安、麻江 1社區:板欖社區 | 214 |
|
大將鎮 | 14村:才妙、古營、太江、板茂、董安、瓜洞、大華、設洞、富樂、合理、雅仕、東潭、龍妙、保安 1社區:大將社區 | 178 |
|
雅瑤鄉 | 8村:福田、雅瑤、大琴、章口、黃金、冠帶、車平、蘇田 | 110 |
|
大坡鄉 | 9村:崗偉、同仕、下寨、治安、福上、福下、祿局、星上、星下 | 155 |
|
沙子鄉 | 6村:麻山、三睦、紅妙、沙子、桐木、古益 | 48 |
|
橋板鄉 | 10村:橋板、良老、陽山、江邊、溫塘、古丹、下良、二村、中村、古板 | 114 |
|
潭頭鄉 | 11村:大岸、培村、紅嶺、龍城、東相、西岸、嶺背、何洞、潭頭、新林、新桂 | 73 |
|
東起鄉 | 5村:安太、紅日、長豐、崖腳、良林 | 41 | 解放戰爭革命老區 |
【人 口】 2017年末融安縣戶籍總人口32.76萬人,其中城鎮人口9.96萬人,農村人口22.8萬人。
【民 族】 2017年,融安縣居住著漢、壯、苗、瑤、侗等19個民族,是一個少數民族散居的縣。年末總人口32.75萬人,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4.98萬人,占總人口的45.7%。
【語 言】 2017年 融安縣為多民族聚居區,全縣通行桂柳話,推廣普通話。各民族有不同方言,據《融安縣志》(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)載:漢族方言有9種,土拐話(百姓話,屬平話)、洋山話(陽山話)、龍南話,燕子話、福建話、廣東話、貴州話、江西話。
【宗 教】 2017年,融安縣有宗教場所8個,有基督教信徒4000人,佛教教徒300多人,信徒群眾遍及各鄉鎮?;浇逃虚L安、板欖、鹿明、泗頂、東江、東起、大良等7個堂點,由鐘美恩和曾仁輝兩位牧師牧養,有專職教職人員8人;佛教有鎮安寺、圓通寺2個活動點,其中鎮安寺由法師釋智甜主持。
【風景名勝】融安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境內多為山陵峰叢和沉積平原綜合地貌,森林覆蓋率80%,是國家級“綠色能源示范縣”,空氣質量穩定在1級,氣候條件較為優越,十分適宜人群居住、生活。有古鎮古村、城市休閑、濱水休閑、森林休閑、田園休閑等一大批高品質級的旅游資源。以縣城為中心,“一江一溝兩洲一古鎮”資源沿江展開,形成“山抱城、城抱水,水在城中,城在山中”獨特景觀。紅茶溝國家森林公園,距縣城3千米,森林覆蓋率80.5%,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萬個,是休閑養生旅游理想之地。融江河穿城而過,縣城段河面寬400—500米,深4米至19米,水質二類標準,是水上運動項目理想場所。2017年,融安縣有國家AAAA級景區1個(融安石門仙湖景區),國家AAA級景區1個(融安石巖生態景區),有廣西星級鄉村旅游區4個(四星級旅游區:大潭生態園,三星級旅游區:西古坡壯族村寨、石巖景區、紅衛生態農莊)、星級農家樂10家(四星級農家樂:大坡犀洲島農莊,三星級農家樂:大潭家強農莊、鷺鶿洲天然居、大森農莊、西古坡藍嫂農莊、大洲青林碧水農莊、西古坡農莊、青溪農莊、水鄉緣農莊、浪溪江農家飯莊),大洲村、鷺鶿洲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;有農業觀光旅游園5個(長安鎮大洲旅游景區、浮石鎮鷺鶿洲旅游景區、雅瑤西古坡壯族村寨景區、大將鎮大潭生態園、沙子鄉石巖鄉村旅游區)。